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编辑:颜观潮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魏宇晨):十年来,一带一路上海自贸试验区面积不断扩大的上海试验同时 ,功能也不断升级 ,自贸质量肩负起新的区年使命 。如今,闯新上海自贸试验区充分发挥先行先试的助力高平台优势和敢闯敢试的尖兵作用 ,充分拓展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发展平台作用,夯实共建“一带一路”。一带一路
通过制度创新 ,上海试验上海自贸试验区目前拥有全国最便捷、自贸质量高效的区年文物艺术品进出境通道 。通关时间由原先的闯新20个工作日以上 ,缩短为5个工作日。助力高各类特殊艺术品可在短时间内顺畅入境 。发展上海自贸区国际文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谭翼介绍:“搭着自贸区制度创新的一带一路顺风车 ,我们减少了六个月必须回退一次的流程 。第六届进博会我们实现签约的文物艺术品板块展商达到19家 ,参展面积预计会超过3000平米,这个可以说是历年来的最高 。2013年到今年年底我们累计文物艺术品的进出境金额会突破1000亿 。”
上海自贸试验区还牵头成立了长三角自贸试验区联盟、建设长三角资本市场服务基地 ,服务对接5800多家企业,助推242家长三角企业到科创板上市。与此同时,持续强化服务共建“一带一路”的桥头堡功能,推动“一带一路”共建国检验检测结果采信与认证结果互认 ,设立“一带一路”技术交流国际合作中心。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华东实验室负责人贺民告诉记者:“比如这台设备出口到‘一带一路’共建国 ,由于对方标准跟我们国家的不一样,对企业来说有许多困难,但通过我们‘一带一路’交流中心,可以一次检测、获得多张证书 ,可以及时进入对方国家,节省了成本、时间。”
上海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沈开艳评价指出,上海自贸试验区在共建“一带一路”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沈开艳说 :“货物贸易方面 ,同时在一些服务贸易 、数字贸易的拓展方面,跟东南亚、东盟国家 ,跟欧盟以及跟中东 ,甚至是跟非洲一些国家,我们都有了一个非常好的贸易交流和往来 。都是有赖于我们自贸区在制度型开放方面所作出的一系列努力。”
十年来,通过制度创新,上海自贸试验区经营主体活跃,外资不断涌入,经济规模和能级不断提升。截至2022年底 ,上海自贸试验区累计新设企业8.4万户 ,是同一区域挂牌前20年的2.35倍。上海财经大学教授 、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创新中心首席专家孙元欣表示 ,未来,上海自贸试验区在对外开放方面还将承担更多责任,助力中国融入多边自贸协定。
孙元欣说 :“当前主要的一个任务需求 ,我们国家要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还有《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里面的很多条款能不能落实 ,要有个范本、要有落脚点,这些任务会落到上海自贸试验区 ,上海会承担更大的压力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