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我的广东父亲,他为了我建了场地。岁少首金”“爸爸特意辞掉工作陪我,年摘年并不是中国自建为了要求我拿奖,是滑板因为我的爱好。”夺金后,其父15岁的陪同陈烨感谢父亲的话 ,让人印象深刻 。练习
陈烨在练习滑板。本文图片 受访者提供
中国队9月25日在滑板项目世界大赛(奥运会、广东亚运会、岁少首金世锦赛)中赢得首金后 ,年摘年并陈烨火了。中国自建
9月28日,滑板陈烨的其父父亲陈玩钦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时表示 ,得知孩子夺冠后,他们全家都很高兴,本来的预期是拿到奖牌 。作为父亲 ,他希望儿子在滑板这项运动上能够保持兴趣 ,水平越来越高。
“75后”的陈玩钦对很多事情都有好奇心,爱“折腾” 。7年前 ,发现儿子喜欢玩滑板后,陈玩钦就一直陪着孩子练 。一起“玩”了7年滑板,陈玩钦和儿子的人生彻底改变,如今儿子成为滑板界顶尖高手,他也从音乐舞蹈代课老师成为滑板店店主以及滑板教练 。
为了帮助儿子训练 ,陈玩钦曾花半年时间自建一个碗池。“可以说碗池上的每一个螺丝都是我拧上去的。”陈玩钦透露,自建是为了省钱 ,碗池花了10多万元 ,这几乎是他们当时所有的积蓄。去年,陈玩钦又重新选址,建造了一个面积900平方米、最高高度达到9米的碗池。
陈玩钦“一人包干” ,耗时半年建成碗池。
陈玩钦强调 ,儿子的成绩不是“卷”出来的 ,享受玩滑板的过程很重要。在儿子训练时 ,他会尽量多表扬他 ,和儿子一起玩。有时 ,他会做道具、设计新玩法来,让滑板“玩出花样”,父子俩乐在其中。
中国首个滑板项目金牌
9月25日 ,杭州第19届亚运会滑板男子碗池决赛,格外引人注目。
滑板比赛是亚运会的新兴项目。参加滑板比赛的选手清一色都是“00后” ,甚至还有9岁、11岁的小运动员参赛。年轻的项目,年轻的选手,赛场上的青春气息扑面而来。最终 ,15岁的中国选手陈烨以84.41分的成绩夺冠 ,这是中国队在滑板项目世界大赛(奥运会 、亚运会、世锦赛)的首枚金牌。
很快 ,年轻的陈烨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 ,他的追梦故事也被外界熟知。他的父亲陈玩钦告诉澎湃新闻,2008年 ,陈烨在广东中山出生 ,于2016年开始接触滑板 ,很快在该项目取得了成绩 。2019年 ,在第二届青年运动会上 ,陈烨获得碗池第三 。2020年初,全国滑板集训队调赛 ,他再次摘冠 ,进而加入广东省滑板队。2020年,陈烨获得全国锦标赛银牌 ,2021年作为全运会碗池决赛历史上最年轻的选手获得银牌 ,2022年获得国家集训队选拔赛冠军。
此次亚运会,陈玩钦留守中山,没有陪同儿子去杭州 。陈玩钦说,得知陈烨摘金后,全家都很激动、很高兴,本来参加亚运会前的预期是拿到奖牌 ,经过决赛前一天的预赛以及先前在其他国际比赛中与对手的交锋经历,大家都觉得陈烨可以争取一下更好的成绩。
赛前,陈玩钦通过手机与远在杭州的儿子联系,帮助制定练习的内容和要求 ,同时也尝试缓解儿子比赛的压力和紧张的情绪。陈玩钦透露,这是他第一次没有在现场陪陈烨比赛,国家队给参赛选手安排了教练;决赛前,他给儿子的建议是,降低压力,要有信心 。
提及此次亚运会的备战过程,陈玩钦表示 ,之前面临大型比赛 ,陈烨会集中训练一段时间,这次亚运会差不多提前两个月准备,滑板的高度难度、风格创意都有特别的设计,例如加入一些反脚的动作,使用反脚翻板、倒滑转体等技巧,这些亮点在比赛中都是加分项,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陈烨在练习滑板。
“每一颗螺丝都是我拧上去的”
“爸爸为我建了一座碗池。”这是陈烨追梦故事中最令人动容的细节 。
2019年 ,陈烨在第二届青年运动会上取得全国第三的好成绩,对专业化的训练场所也有更高的需求。由于碗池资源稀缺 ,每个周末陈烨都要从中山去广州训练,要坐一个多小时的车 。若遇到恶劣天气 ,去广州训练就更麻烦了。于是,陈玩钦萌生一个念头:要是我们有一个碗池就好了 ,就不用每个周末去广州,练习的机会也多些。
陈烨对滑板的兴趣持续不减,滑板水平越来越好 ,这个念头在陈玩钦的脑海里越来越强烈。陈玩钦便下决心 :自己打造一个碗池。
陈玩钦告诉澎湃新闻,一开始 ,他们看中了一个的仓库 ,想把它租下来 ,给陈玩钦建碗池训练场。他咨询朋友得知 ,找人施工建碗池要三四十万元,这是他们这个普通家庭无力承担的价格。
为建碗池 ,陈玩钦自学了木工 。
陈玩钦在网上了解到,国外有不少家庭自行打造板材建碗池的先例 ,于是他决定自己建一个,“包干一切”。陈玩钦找资料,看视频,研究建造步骤,把建碗池的过程一步步拆解。开建之前,他先用之前学到的电脑3D建模技术模拟一遍,再租了一个两百多平方米、高约4米的仓库正式开工。不会木工,他便从头开始学,一点一点地搭建碗池的结构。
建碗池前,陈玩钦先在电脑建模拟 。
“可以说碗池上的每一个螺丝都是我拧上去的 。”陈玩钦说,在建碗池时,他做着音乐舞蹈代课教师的工作,每天只能抽出下班时间 ,一点一点地搭建 ,终于在半年内完成这项巨大的工程。
此前 ,陈玩钦在社交平台发布了他自建碗池全过程的视频。视频显示,从2019年9月7日到2020年3月,碗池从一张粗糙图纸一步步蜕变为光滑明亮的曲面;碗池还没完全建好时,陈烨就在里面跳跃、翻转了 。
陈玩钦画的碗池图纸 。
碗池建成后,陈烨没有辜负全家人的付出 ,动作和技术日益精进。2020年初 ,他进入省队,在2021年全运会拿下男子碗池银牌 。2022年 ,陈玩钦又重新选址,建造了一个面积900平方米、最高高度达到9米的碗池 。
陈玩钦介绍 ,第一个碗池因为太小了,天花板很低 ,经常被陈烨撞到,影响训练 ,已经拆掉退租,第二个碗池由家里四个人合力建造:“我、我80岁的老爸 、我姐夫、另一个教练。”第二个碗池建成后 ,陈玩钦就专职经营滑板场了 ,主要就是给陈烨和其他小朋友上滑板课。
没有想“卷” ,享受过程很重要
陈玩钦说,儿子陈烨接触滑板 ,是偶然的契机 。2016年元旦 ,陈玩钦带着儿子去商场 ,看到滑板 ,陈烨就想尝试玩玩 。“因为平时像骑车、轮滑或者打球这些 ,我都有带他玩,所以开始我也觉得和其他运动没什么两样,就陪他玩起了滑板 。” 陈烨还小时 ,陈玩钦总是带着陈烨“玩” 。陈玩钦在师范学院学习过音乐 ,有一定的音乐基础 ,他发现陈烨的音乐天赋不错,在音感、节奏等方面比自己强很多,所以很早就教陈烨弹钢琴,看看孩子有无专业化培养的可能 ,但效果却不太好 。
没想到,与以往练钢琴等不同,陈烨对滑板的兴趣持续了很久,并很快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
2016年至2023年,陪同儿子“玩”滑板7年 ,陈玩钦强调,最重要的不是“卷”,而是乐在其中。
2016年 ,8岁陈烨开始练习滑板。
刚开始接触滑板的两年,一到寒暑假,陈玩钦都会带儿子去香港练习滑板 ,感受当地浓厚的滑板氛围 。有时,陈玩钦会通过做道具 、设计新玩法等方式 ,让滑板“玩出花样”。
在陈玩钦耐心引导下 ,陈烨对滑板的兴趣持续不减 。陈玩钦喜欢在社交平台分享父子俩一起练习滑板的日常,在一段2018年11月拍摄的视频中 ,陈烨成功完成一个动作后,兴奋地来了一段街舞 。
陈玩钦表示,从小,他就在发掘儿子的兴趣爱好 ,让儿子尝试更多可能。这种教育理念和陈玩钦自身的人生经历相关。在未接触滑板前,陈玩钦的人生就在不停“折腾”。
陈玩钦1978年生于广东江门市台山市汶村镇 。90年代 ,由于家庭条件差,无法支持他读高中,他只得选择读不用交学费的中专。在中专 ,陈玩钦接触到音乐和舞蹈。中专毕业后 ,他放弃分配,自学高中课程参加高考 ,考入师范学院学习音乐。毕业教了一年书后 ,因对舞蹈的热爱,他又辞职学习舞蹈编导。
陈玩钦说,虽然条件有限,但他一直在“折腾” 。他对很多事情都有好奇心,并且付诸实践 。在图书馆做临时管理员时,他还自学了编程、影视制作,3D建模的技术是在这时学到的。他与朋友一起搞过影视制作工作室 ,因经营不善,他又重新当起了音乐舞蹈任课老师。
在陈玩钦看来,发现孩子的兴趣 、尊重孩子的兴趣很重要 。
2016年,8岁的陈烨一接触滑板就入“坑”了,喜欢上滑板这项运动,愿意坚持练习,去参加各种好玩的比赛 。为了保护孩子的这份兴趣,陈玩钦尽量多表扬孩子,和孩子一起玩。
为了更好地陪同孩子训练 ,陈玩钦也学了滑板,并开了一个滑板店。“陈烨花了七年的时间学滑板,我也花了七年的时间学习滑板,看怎么指导陈烨练习 。”陈玩钦表示,他对很多事情都充满兴趣,自学能力也可以,便一起学了滑板。最初,他由于有自己的工作,也想在事业上有所成就 ,陪伴孩子的时间比较少,看到孩子很喜欢滑板,就想着要不就开个滑板店 ,“反正他那么喜欢 ,也可以陪陪他” 。
滑板改变了父子俩的人生 。早些年,陈玩钦一直想从事艺术相关的工作,陈玩钦认为,自己懂音乐舞蹈 ,也帮助到儿子练习滑板。他说 ,滑板运动需要运动员在完成各种复杂的滑行、跳跃、旋转、翻转等高难动作,融合了音乐、舞蹈等元素 ,因此他在指导儿子训练 、为儿子拆解动作时 ,能有一定的帮助。
在亚运会上夺金后,陈烨火了,外界对他的期待更高了。9月29日 ,中秋节,陈烨没能和家人团聚 ,他又赶赴南京参加第一届学生青年运动会的滑板预赛。展望未来,陈玩钦希望 ,儿子在滑板这项运动上能够保持兴趣 ,水平越来越高,同时作为一名高一学生,不要耽误学业 ,继续努力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