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pt.
17
灼见(ID:penetratingview)
古代有“孟母三迁”的故事,今天有乔布斯幼时住硅谷的大教懂故事 ,所谓的授居“百万买宅 ,千万择邻”,住的质生活在什么圈子 ,小区远比住什么房子更加重要。逛读
作者 | 半秋
来源 | 半秋随笔
昨天去了圆明园附近的叫文一个小区 ,发现这是明素一个真正的高质量小区,2003年的天花商品房,当时5000一平米 ,去清现在涨到10万了,华北每套房子的大教懂市场价几乎都在1000万以上。
第一印象 ,授居这个小区的住的质绿化非常好 ,典型的20年前的商品房小区,房子密度低 ,绿化面积大,小区有个大型的中心花园 ,绿化景观跟植物园一样 ,竹树岑岑,杨柳依依 ,生机勃勃,绿意盎然。
一条小河在中心花园穿流而过 ,20年了 ,小河竟然没有干涸,就连小河边的鹅卵石 ,都还完整无损。20年的老小区,能维持这样的环境 ,比较罕见 。一个阿姨说,春天的小区是最漂亮的,几十种鲜花盛开,鸟语花香 。
我在亭子里暂坐,周围时不时传来清脆的鸟鸣声,想起汪曾祺先生回忆童年居住的宅院时写过的一句话 :“我每天醒在鸟声里,我从梦里就听到鸟叫 ,直到我醒来”。想必 ,居住在这里的人 ,每天也能在鸟鸣声中醒来吧 ,在大都市里,这是非常奢侈的。
小区的保安值守也很认真 ,每一个没有门禁卡的人,都微笑着走过去给开门,开了之后立马关上,并且还给临时车辆寻找停车位 ,门口的保安识别到临时车辆之后 ,通过对讲告诉院里的保安,然后院里的保安引导停车……这在老旧小区里,真是不敢想象 ,除非是有人来视察 。
下午3点左右,遇到保安交接换岗 ,一列队伍从我身旁走过 ,数了数,12个人 ,这个人员配置,别说在老旧小区,就是在一般的小区,都算很高了。
儿童主题乐园里 ,一个小男孩从滑梯上滑下来,兴奋地叫着,妈妈立马提示小孩 :“嘘~现在是午休时间 ,小点声音”,那一瞬间,我对这个小区更加心动了。
开篇说这是一个真正的高质量小区,不是高端 ,是高质量 。高质量来自于哪里?
小区里住着很多北大和清华的教授,小区最初建设时是北大的宿舍楼,很多教授在此买了房子,除了北大和清华的教授,还有八大院校的教授、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
我围着小区整整走了两圈,每一栋楼下都去过 ,每一个角落都仔细观察,有两点特别触动我:
1、小区里没有看见一粒狗屎 ,无论是马路还是人行道绿化带,一点狗屎都没发现。在北京我也去过很多高档小区,包括别墅和大平层小区,几乎都做不到没有狗屎。
2、小区里的瓜果蔬菜 ,长到很大了都没人摘去。一路上我看到很多南瓜、丝瓜,明晃晃地长在路边,一伸手就能摘到 ,但是没人摘 ,还有满树的海棠果,已经泛红了 ,硕果累累地挂在枝头……
要是在一般的小区 ,根本不敢想象这些瓜果能安稳长到这么大,根据常规操作 ,南瓜长到拳头大小,丝瓜长大一乍长,准没了。海棠果和红杏之类,没等泛红,整树光了 。
恰好 ,前天我还去了一处城中村的平房区 ,围墙边种着南瓜和辣椒,旁边的墙上贴着一张纸:“别偷了 ,全都看见了,知道你是谁 ,给自己留点脸吧!”抬头一看 ,房檐上还安了一个摄像头 ,正对着南瓜藤…
都说买房子看邻居,这就是邻居与邻居。
我观察着小区里来来往往的每一个人 ,发现一个普遍的共性:没有胖子。
每个人的着装都是整齐利落的,老先生穿着白色圆领衬衫,卡其色长裤,挎着公文包 ,蹬上自行车出发了 。中年男人大部分穿Polo衫或衬衫,衣服扎在裤腰带里,开的车几乎都是二三十万,没有多少豪车,但也没有多少油腻感 。
我观察比较久的是一个老太太在跑步,平常我也锻炼,老大爷跑步的不少见,老大妈跑步则很少见 ,老大妈一般是健走 ,我围着小区走了两圈,遇到她慢跑了三圈,穿着速干衣和HOKA跑鞋,然后停在小河边拉伸压腿 ,拉伸动作很是娴熟……
一路上我在想,这样一个外观不起眼的老旧小区 ,里边蕴藏的氛围和能量 ,是多少高档小区都比不上的 。
古代有“孟母三迁”的故事 ,今天有乔布斯幼时住硅谷的故事 ,所谓的“百万买宅,千万择邻” ,生活在什么圈子 ,远比住什么房子更加重要 。
— THE END —
☀作者 :半秋,本文选自半秋随笔。灼见经授权发布。
MORE
灼见热文
◐◑李佳琦 ,搞错了两件事
◐◑高铁乘客花35元买盒饭发现标价15元
◐◑李强总理谈如何当好县委书记 ,讲得非常透彻 !
◐◑合肥“10元盒饭姐”被逼停业,流泪痛哭:我不想再坚持了……
◐◑原中央党校副校长揭密中国官场三大定律:实权越大,通常难做大官